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欧美日韩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方馆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欧码的XL是亚洲码

網站首頁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 正文

廉政文化

兩個聰明的古人

時間:2017-12-21 00:00 閱讀:


近日,重讀《世說新語》和《元史》,對“道邊李苦”和“我心有主”的故事作了一番思量,感慨良多。

晉代王戎年幼時有一次和同伴們在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棵李樹上結了許多果實。同伴們爭相跑去摘取,唯獨王戎絲毫不為所動。有人問他個中原因,他答道:“樹長在路邊卻有很多李子,必定這滿樹的李子都是苦的,不然早就被人摘完了。”王戎的“道邊李苦”理論體現了他的才智精明。千年之后,元代大家許衡面對幾乎同樣的情境,發出了“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慨嘆。許衡的做法和王戎如出一轍,但是其心理動機卻大不相同。

許衡是一個喜歡“較真”的人,他關注的焦點并不是樹上的果子好不好吃,而是自己的內心是否因為外在誘惑而有所波動,自己是否守住了為人做事的“本心”。這就將自己的行動準則上升到道德的境界。事實上,“以德為先”的這一原則貫穿了許衡的一生,正是因為他修身正己的人格魅力,才獲得了“元朝一人”的美譽。

而“道邊李苦”的王戎雖然聰明、有才華,但是行為處事缺少對德行的考量,他更關心的是李子“甜不甜”,自己的行動是否能夠得到實惠。王戎確實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在文學上位列竹林七賢之一,卻在歷史上留下了貪財好貨、刻薄吝嗇的壞名聲,不得不說這與他行事過程中缺乏道德的指導、行為的約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晉書》謂王戎生性好利,聚斂財物,卻又十分吝嗇,自己舍不得吃穿,被當時的人們譏笑為有“膏肓之疾”。而《世說新語·儉嗇》中記載的九則慳吝之人的故事,有四則都是關于王戎的。

許衡和王戎的故事發人深省。“以德為先”是衡量人們自我修身以及取得成績的重要標尺。歷史上能堅持道德原則的人往往也能潔身自好、受人尊敬。所以古人有“德者,才之帥也”的說法。柳下惠“坐懷不亂”、子罕“不貪為寶”、楊震“四知卻金”、許衡“我心有主”,這些都是古之君子光明磊落、修心養性、保全清白的典范。而那些有才無德、面對誘惑守不住初心的人往往都會身陷世人詬病之中,正所謂“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年幼時期的王戎能做出“道邊李苦”的判斷不可謂不智,成年后的王戎在亂世中能夠成為魏晉名士不可謂不才,但他的名聲受損,正是因為沒有做好“修身建德”這一“事業之基”。(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紀委 謝毅)

上一條:敦樸忠信 克己修身 下一條:“門好進、臉好看”,但還是“事難辦”

關閉

    <form id="wqdl5"><strong id="wqdl5"><object id="wqdl5"></object></strong></form>
    1. <track id="wqdl5"></track>
      <form id="wqdl5"><strong id="wqdl5"></strong></form>

      <ul id="wqdl5"></ul>
      <menu id="wqdl5"><dl id="wqdl5"></dl></menu>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盐边县| 太仆寺旗| 东宁县| 溧阳市| 宝应县| 中阳县| 浦城县| 桃园县| 六安市| 中牟县| 沈丘县| 平武县| 湛江市| 确山县| 柳河县| 巍山| 西安市| 汕尾市| 舒兰市| 云龙县| 琼结县| 胶南市| 和田县| 奉化市| 博野县| 南城县| 巴青县| 宣武区| 台东市| 塔河县| 穆棱市| 明溪县| 常州市| 浙江省| 铁岭县| 达孜县| 桦南县| 湘潭市| 中卫市|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