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8月29日《南方日報》報道,昨日,記者從廣東省紀委的官方網站獲悉,日前,經省委批準,省紀委對湛江市霞山區委書記梁必志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梁必志嚴重違紀,其中有的問題涉嫌犯罪。省委決定,給予梁必志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并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權力在手,必須對其廉潔運行高度重視,否則,稍有松懈,便會讓權力沾染上不正之風,導致權力的出軌。一個領導干部走向腐敗,走進歧路,最終落馬,必有其“必然”性。梁必志涉嫌貪污、受賄百余萬元,還涉嫌多次嫖娼。熟悉梁必志的人,稱其雷厲風行;知道其具體操守的人,說其“膽子比較大”——其落馬過程令人沉思。
“雷厲風行”似乎是一個褒義詞。然而,這用在一個落馬的官員身上,卻是一種莫大的諷喻及警醒:如果真能夠保持良好的作風,堅持權責分明,恪盡職守,只追求工作的廉潔性、正當性及服務性,將“雷厲風行”用在果斷決策之上,“膽子”之大用在開拓創新上,不去奢想權力可以“尋租”的好處,不去讓權力變作個人的私器,更不伸手去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伸手去要不是自己應得的東西,那么,何以至于會出現落馬之悲劇性結局?如此之警鐘,發人深省!
突破黨紀國法的底線,讓權力失控,是為多數官員落馬的根本原因所在。“膽子比較大”的區委書記緣何落馬?權力位置再高,也應保持廉潔奉公的底線,也應該保持勤政為民的底線,更應該保持對黨紀國法敬畏的底線。可惜的是,我們看到的這個“雷厲風行”以及“膽子比較大”的區委書記,失去了一種從政中應有的廉潔基本意識,失去了一種做人對法紀應有的敬畏之心,失去了一種嚴格遵循黨紀國法辦事的“硬性”原則及立場——如此,出事當在意料之中。
教訓當汲取,前車可作“鑒”。“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臠之味,能敗十世之德”(清?唐甄),更多的領導干部當在修身養性、恪守責任與遵循法紀上更加的謙虛謹慎,更加的嚴于律己,更加的嚴守防線,才能夠守得住清風正氣,才能夠守得住陽光公正,才能夠守得住自由幸福。廣東湛江霞山區委書記貪污受賄多次嫖娼被雙開是一記沉重的警鐘:切莫讓罪惡之手弄臟了權力之柄,切莫讓金錢與利益的誘惑腐蝕靈魂,切莫讓違法亂紀攻陷清正廉潔的陣地!
|